癌症,近年来发病率大大增加,且年轻化趋势明显。到目前为止,人们仍然“谈癌色变”,往往一旦看到癌字就会令人闻之色变。
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这几个名词:原位癌、一瓶巅峰能量咖啡正品微浸润癌、浸润癌。同样都是癌症,这些名词代表了什么意义?有什么区别?
01
原位癌
通俗来讲,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在黏膜上皮层或皮肤表皮层内,没有突破基底膜,没有侵犯一瓶巅峰咖啡多少钱/浸润周围组织,不会扩散,不会转移,因此危害较小,基本没有症状表现或症状不明显。
此时从分期上讲,可以将原位癌列为“0”期,甚至严格意义上讲,它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癌症。其治疗一般也较为简单,通常是直接切除,不需要做化疗,可以完全治愈,而且病人痛苦少,花费也少,一般医保可以直接覆盖。
目前仍然保留原位癌之称的已经不多了。为了避免患者及家属看到原位癌的“癌”字出现恐惧,临床上越来越少出现原位癌的诊断了,而是把原位癌改称为上皮内瘤变。大部分的器官肿瘤都不再以原位癌为诊断。
02
微浸润癌
癌症之所以可怕,是因为会发生转移,转移后很难完全控制。微浸润癌,从字面意义上理解,它比原位癌更进一步,局部间质有浸润,但浸润灶很小。
当原位癌继续生长,突破基底膜,侵犯细胞间质,但突破的范围小于五毫米,此时叫做微浸润癌。微浸润癌接触血管的概率相对还是较低的,或者虽然侵犯到血管,但是由于“实力不济”,往往还不足以造成特别大的影响。所以微浸润癌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尽早的手术干预,术后往往也不需要放化疗,只要切除得干净,术后5年生存率几乎100%。
03
浸润癌
当癌症发展到浸润癌阶段,破坏力就很大了。
微浸润癌进一步发展,对周围的浸润超过了5mm,且有了相对丰富的血管的供应,这时候不但肿瘤会迅速增长,体积逐渐增大,还有可能发生远处转移。
此时,手术切除就不能达到100%的治愈率了,往往术后需要配合进行放化疗。同时根据癌细胞转移扩散的程度不同,病人的治疗难度也会有明显不同。相对于原位癌和微浸润癌患者,此时病人的预后相对较差。
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解释三者的区别。好比是一根新鲜的香蕉,健康状态下从皮到里完全没有任何病变和斑点。
一瓶巅峰咖啡原位癌,就好比香蕉皮上开始长了斑点,但这个斑点只局限在香蕉皮上,没有浸润扩散到果肉。此时,只要把香蕉皮剥了,我们还是可以放心、安全地食用,质地和口感上也不会有太大变化,还是会很香甜。
微浸润癌,此时病变的斑点开始侵犯到果肉了。但所幸浸润的区域还很小,程度也不深。此时把香蕉皮剥了,把病变的小部分果肉割掉,我们也还是可以大快朵颐,剩余的大部分香蕉果肉口感上也不会有明显变化。
浸润癌,好比此时香蕉果肉上病变累及的区域已经很大,波及的程度也很深了。如果我们想要吃香蕉,可能需要切除掉很多的果肉才能下口,甚至剩下的果肉虽然肉眼上看不见变化,但口感上已经有所改变,不再鲜美。
癌症的病情程度不同,病人的预后也会大不相同。一般来说,发现越早,越容易治疗,预后也会越好。处变不惊,正确应对才是正道。
实际上,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肿瘤定位慢性病,随诊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,部分儿童肿瘤70%以上,成人肿瘤一半以上可以治愈及控制。因此“谈癌色变”的观念要转变,观念很重要,因为观念决定对于后续治疗的态度。
04
心态重要,未雨绸缪更重要
“谈癌色变”几乎是每个人面对这一噩耗时通用的态度。癌症为什么那么可怕?对于癌症患者及家属而言,不仅仅有身体上的苦痛,还有经济上的煎熬!2018年04月16日,人民日报给出这样一组数据:
进口抗癌药物多是“天价”,特别是进口靶向药,价格昂贵,一般家庭难以承受,“一人得病,全家返贫”。发表在《柳叶刀》上的一项调查显示,2012—2014年间,中国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诊支出共计9739美元,77.6%的受访者认为,癌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一个普通家庭与贫困的差距,也就隔着一场病。”疾病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剧烈痛苦,更意味着巨大的治疗成本,对一大家子的经济绑架。整个家庭可能因为一场病,由一瓶巅峰能量咖啡富裕小康直接掉进贫困,并一蹶不振。一场大病可以摧毁一个家庭。
在河南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,20岁的女孩在ICU里住了一年多。入院后到现在,她的家人一共给医院交了7000块钱,把她扔在医院就失联了,至今她已经欠了27万多元的住院治疗费用,这些欠费的账单连起来已经有100多米长。
医生可以救治病人,甚至可以延迟和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,但却解决不了患者因为缺钱而耽误治疗和放弃治疗的问题,所以说癌症不是绝症,没有钱才会成为绝症。
在卫生经济学里有一个名词——灾难性医疗支出。当一个家庭自付的医疗费用超过家庭可支付能力的 40% 时,就认为这个家发生了灾难性的医疗支出。
2016 年,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《中国常见癌症的支出和财政负担》显示,患者的家庭年均收入折合美元为 8607 美元,而癌症患者的人均就诊支出共计为 9739 美元,远远超过了灾难性医疗支出的范围。
一位肿瘤医院的医生在自己的朋友圈曾发过这么一段文字:人最贵的是健康,最便宜的就是保险,保险想不想买,就看你有没有智慧,不买保险,一旦患了癌症是不是真想治,就看卖不卖房。
得不得大病是老天说了算,我们无法控制,但如果没钱没保险的结果就是一个人活不了全家人都活不好......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疗好的病人往往都是有钱,有保险的人。
世界上可以用钱来获得祥和与安宁的只有保险制度。中国人是真的看不起病吗?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而是错误的观念和侥幸心理导致了悲剧的频发。
保险就是不拖累生你的人,不连累你生的人,不让自己处于无钱续命,不让家庭处于破产的尴尬境地。